影响电磁球阀寿命的因素很多,在制定电磁球阀维修周期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:
(1)介质污染的影响:电磁球阀用在高介质污染的系统上时,需要解体阀门进行清洁,可以在每个换料周期进行1次清洗;如果是中等程度污染,则根据运行经验制定维修周期;污染较低时可以不进行清洁。
(2)电气影响:电磁球阀励磁会使线圈和密封圈产生热量而降级失效。许多电磁球阀有设计寿命,在运行5~10 a以后会产生严重降级。如果没有其他数据和经验证明其可靠性完好,在5~10 a以后,可以考虑更换。电磁球阀的维修周期可以根据周围环境、运行温度条件和橡胶密封圈的型号来进行调整。
(3)介质温度的影响:电磁球阀在运行过程中,介质温度高会加速线圈和密封圈的降级,特别是对橡胶密封圈的寿命影响较大。可以根据密封圈材料所承受的温度要求来确定更换的时间,使用耐高温的密封材料可以延长更换时间。
(4)环境温度的影响:环境温度高对电磁球阀线圈和密封圈的降级有很大影响。随着温度升高,所使用材料的寿命会逐渐降低。因此,可以根据环境温度、厂家要求的温度限制和运行经验来确定电磁球阀的维修周期。环境温度可以分为3类:正常环境温度38℃以下;中等环境温度38~57℃;高温环境温度57~70℃。与正常环境温度相比较,电磁球阀在中等环境温度下使用大约要多翻新2~3次,而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大约要多翻新4次。
(5)阀芯损坏的影响:当电磁球阀打开时,介质流动会引起阀芯损坏和腐蚀,介质中存在的污染物对阀门的降级影响更大。与正常关闭的阀门比较,正常打开的阀门受到流动介质的影响更大,所以重新维修的频率更高。正常关闭的阀门也会受到高温、高压介质的影响,当电磁球阀周期性动作时,阀芯会产生较大的降级。根据允许泄漏流量的限制,可以要求对阀芯进行定期维修。
(6)阀座损坏的影响:根据不同的设计,阀座定期维修周期的制定主要依靠经验。
(7)老化部件的影响: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,电磁球阀的个别部件会出现老化现象。对老化部件进行定期更换,使电磁球阀得到翻新,可以延长电磁球阀的使用寿命。老化部件更换周期主要依靠经验来制定。对电磁球阀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后可知,电磁球阀的老化部件主要是线圈和密封橡胶。
①线圈:如果没有持续励磁且环境湿度满足要求,线圈有很长的寿命;如果温度升高和持续励磁,线圈的寿命就会减少。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持续励磁,保守估计,线圈的使用寿命是4~10 a(30 000~60 000 h);温度每升高8~10℃,线圈的使用寿命会成倍降低。如果电磁球阀线圈材料满足环境质量鉴定(EQ)程序要求,且经过了EQ鉴定,则与没有被EQ程序控制的电磁球阀线圈材料相比,估计其使用寿命应更加保守;
②密封环橡胶:影响密封环橡胶的因素很复杂,所以估计密封环的寿命相当困难。当线圈励磁时间延长时,电磁球阀可能比环境温度高25~50℃;如果运行温度接近电磁球阀设计要求的上限值,密封环橡胶则只能使用几年;如果电磁球阀在比较好的环境温度下工作,密封环橡胶可能使用5~10 a或更长一些。
当电磁球阀定期修复或者更换时,可以对密封环橡胶进行检查,看其是否柔软,有无变形、裂纹和压缩等痕迹。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确定电磁球阀翻新和维修周期的参考。